预防腹腔粘连多靠屏障法
术后腹腔粘连仍是尚未解决的医学难题之一。有专家认为到目前为止,当前对腹腔粘连的忽视与之前对外科感染的忽视所致的严重后果相当。
腹腔粘连发生机制复杂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术后粘连具有临床隐匿性,多数病例在出现症状前并不会被诊断;粘连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具有不可预见性,可能会在手术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粘连相关并发症的经治医师可能并非进行初次手术的医师;传统手术中缺乏积极有效的预防粘连的措施。
腹腔粘连的形成,就是腹膜间的异常黏附,可先天形成,也可由后天创伤引起。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可由手术操作直接造成,也可由缝线、纱布碎片或粉末等异物刺激、腹腔感染、积血、组织干燥、放疗损伤等间接因素引起。其具体机制非常复杂。
手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病率目前仍难以准确统计,一方面是由于粘连形成的临床隐匿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缺乏高级别的粘连相关研究。根据已发表文献的数据,腹部开放手术后腹腔粘连发生率为93%~100%,腹腔镜手术后约为45%,大网膜是最常累及的器官。粘连后需要二次手术干预的比例约为6.4%~9.5%,其中结直肠手术及粘连松解术是明确的高危因素。虽然有研究指出,腹腔镜手术后粘连发生率低于开放手术,但也有部分随机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开放手术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导致远期粘连性肠梗阻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而腹腔镜术中中转开腹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则明显升高。
急性肠梗阻是腹腔粘连常见并发症
术后腹腔粘连的危害包括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直接危害包括急性肠梗阻、慢性腹痛及不孕等直接由腹腔粘连造成的继发疾病。而间接危害则主要是由于腹腔粘连而造成的后续手术困难,包括切除困难、手术时间延长、术中或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等。
急性肠梗阻是腹腔粘连的最常见并发症。粘连引起的术后慢性腹痛同样是其直接危害之一,但是在对粘连性慢性腹痛的临床诊治方面一直存在争议。首先,粘连性慢性腹痛本身缺乏明确的定义及诊断标准;其次,多数研究中对该问题避重就轻,因此,目前仍不清楚该并发症的准确发病率。有部分研究认为,腹腔镜有助于判断慢性腹痛的病因,同时可以进行粘连松解达到治疗目的。但是反对者认为粘连松解术本身就可能导致新的粘连形成,且存在失血、损伤肠道等其他风险。另外,多数慢性腹痛易复发。因此,对于慢性腹痛且伴有广泛腹腔粘连的患者进行大范围粘连松解是否有益处,目前仍缺乏相关临床证据的支持。
腹腔粘连的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后续手术的影响。相关临床研究证明,无论是开腹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腹腔粘连都会导致手术时间的明显延长。除此之外,腹腔粘连还会增加后续手术术中肠道损伤的可能性,从而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包括肠瘘、肠梗阻、切口脓肿、呼吸系统并发症等)。肠道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既往手术次数及肥胖(体质指数>25 kg/m2)。需要注意的是,腹腔镜粘连松解手术可能明显增加肠道损伤的风险。
预防腹腔粘连把握屏障法及微创原则
那么,该如何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形成呢?百余年来,文献报道用于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策略和手段多达上百种,大体可分为以下6类:固体屏障、液体或胶体屏障、外科原则、细胞技术、药物预防及联合方案。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主要是屏障法及外科的微创原则,但并无任何方法或手段成为预防粘连的标准方案。
屏障类防粘连产品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水化漂浮效应或屏障效应达到相邻腹膜间的物理隔绝,进而防止粘连的产生。固体屏障主要是通过物理屏障作用防止粘连形成,是目前临床中主要应用的产品类别,且疗效最为确切。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腹膜间建立起一层物理屏障,重吸收动力学参数相比液体或胶体更容易控制,也更易于预测。
液体及胶体屏障类产品则主要通过其水化漂浮效应发挥作用。其优点在于可以覆盖整个腹膜腔,在腹腔镜手术中使用方便,且可生物降解。由于术后腹腔粘连源于组织的损伤,因此任何可能减少脏器及腹膜损伤的外科技术从理论上讲都可用于预防腹腔粘连,但单纯微创操作并不能完全预防粘连形成。术中,外科医师应充分重视外科微创原则,包括避免使用有粉手套、轻柔操作、仔细止血、选择生物相容材料制成的小口径缝线、充分的术野冲洗、避免组织干燥、尽可能减少单极电凝的使用、尽可能地去除坏死组织、关闭腹膜前尽量去除残留物及血凝块等。
近几年来,细胞技术逐步成为防粘连领域的一个新兴热点,其机理是使用活体组织或细胞替代受损的间皮组织或细胞,从而促进正常愈合,减少病理性愈合,达到预防粘连形成的目的。但由于细胞技术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仍存在较多困难。